为深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械工程学院组织相关授课教师开展以提升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智慧职教平台混合教学实践、企业生产案例融入、专升本技能考核要点覆盖及多元化考核体系构建等核心议题,通过经验分享与深度研讨,为课程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聚焦实践导向,强化理论与企业案例融合
教学质量提升环节中,教师团队重点围绕“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展开讨论。授课教师们认为,需将企业实际生产案例深度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案例剖析—绘图实践—方案优化”的教学链条,采用多课程引用共同案例,引导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中掌握机械制图规范与工程图样的读、绘技巧。
二、智慧职教赋能,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生态
教师们结合本课程所应用的智慧职教教学平台和辽宁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时有限、个性化指导不足的问题。学生可通过课程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线下课堂则聚焦复杂案例的分组绘制与教师现场指导,实现“线上知识传递+线下能力提升”的闭环。
三、对标专升本考核,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设置紧密对接专升本考试大纲与行业技能需求。在保留手工绘图基础、计算机绘图核心技能等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将专升本技能考核要点融入项目化教学。结合智能制造行业趋势,确保课程内容既覆盖考试要点,又贴近产业发展前沿。
四、创新考核模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针对传统考核重理论轻实践的痛点,教师团队提出构建“过程性评价 +综合性考核”体系,通过量化技能操作规范性、团队协作效能、知识迁移能力等多维度,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评估。
五、总结与展望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整合企业资源、深化技术赋能、优化评价机制,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清晰路径。后续,课程组将持续推进企业案例进课堂、智慧职教资源库更新等工作,力争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为专升本考试及职业发展筑牢基础,培养更多“懂理论、精绘图、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